7月17日——历史上的今天(巴西足球队获第十五届世界杯赛冠军、第21届奥运会在蒙特利尔举行、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
2025-05-19 12:25:02
1994年7月17日 巴西足球队获第十五届世界杯赛冠军
1994年7月17日 (农历六月初九),巴西足球队获第十五届世界杯赛冠军。
1994年7月17日美国西部时间中午,洛衫矶玫瑰碗体育场内座无虚席,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在这里举行,对阵双方是意大利和巴西,他们的胜者将成为首支四获世界杯的队伍。巴西队中有罗马里奥和贝贝托这对无坚不摧的锋线组合,而当时罗纳尔多只是个替补;意大利对的老队长、后防中坚巴雷西在对挪威的比赛中受伤后动了手术,仅仅过了三周就重返赛场,也被称为奇迹,他的复出极大的激励了队友们,他们众志成城地瓦解了巴西队凌厉的攻势。守门员帕柳卡全场仅有一次失误,但球打在了门柱上,他激动得亲吻了这救命之柱。意大利在将巴西的进攻消弭于无形的同时,本队也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攻势,数次在危急关头挽救全队的巴乔也被看死。双方在酷暑中僵持了90分钟后进入延长期,仍然一无所获。这样,世界杯决赛历史上首次迎来了残酷的点球大战。
意大利首先出场的是精神领袖巴雷西,他征战职业足坛近二十年,获得无数荣誉,就差一樽世界杯,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代表国家队出赛,可能是他在129分钟比赛中倾尽了全力,腿已有些发软,一脚射门竟打高了,老队长痛苦的坐在了地上。好在巴西队头一个出场的桑托斯的点球被帕柳卡扑出,双方机会仍然均等。在后三轮中,意大利马萨罗的点球被塔法雷尔扑出,阿尔贝蒂尼和埃瓦尼罚进;巴西队精巧的脚法帮助了他们,邓加、布兰科、罗马里奥的点球令帕柳卡无所作为。关键的最后一轮,意大利的巴乔出场,如果他能罚进,意大利还有一线生机。意大利的球迷紧张的捂住眼,全场只听见巴西球迷的嘘声。助跑、射门!脚法最好的巴乔竟将球打飞!巴西队员拥抱在一起,而意大利人则沮丧的倒在了地上。巴雷西嚎啕痛哭感动了电视机前的数十亿观众,他丧失了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毕竟,胜利者只有一个,这就是体育比赛的残酷。
1976年7月17日 第21届奥运会在蒙特利尔举行
1976年7月17日 (农历六月廿一),第21届奥运会在蒙特利尔举行。
1976年7月17日通过卫星传送到加拿大的奥林匹克圣火在蒙特利尔主会场上熊熊燃起,
科马内奇于1961年出生于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麓的乔治乌-德治市。父亲是位汽车厂的汽车修理工,母亲是普通职员,她还有个弟弟。一家人口不多,生活得挺快活。在科马内奇六岁时,她就显露了特有的体操天赋,她能像男孩子一样练侧手翻,在沙发上“竖蜻蜓”,把马路边狭长的石栏杆当作“平衡木”,一遍又一遍来回疾跑。一次,体形匀称、素质不凡的科马内奇在幼儿园里奔跑跳跃时,被从事体操专业的贝拉夫夫妇发现,他们把科马内奇带到了乔治乌-德治市体育俱乐部。从此,6岁半的科马内奇就开始了她那不平凡的体操生涯。
任何成功都与辛勤和汗水分不开的。科马内奇从6岁开始,就远离了女孩子所喜欢的一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集中全部精力于紧张又厌烦的体操训练之中。7岁到9岁,她每天接受两个小时的训练。9岁以后,她接受了三个小时的训练。10岁以后,她每天的训练量相当于游泳两万米。人12岁,她常常超过规定的训练时间。每次训练中,一个简单的动作往往要做30到40次。1976年她参加蒙特利尔奥运会比赛,飞机起飞前半小时,她还在训练。她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平衡木动作,是她两万多次训练的结晶。科马内奇14时,8年所付出的劳动相当于一个普通人半辈子的劳动量。
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是科马内奇能在重大比赛中稳定发挥技术的原因,这也是她特有的风度,这种风度是她具有顽强意志的表现,也是她取得成功的保证。1970年的一次比赛中,在短短的10秒内,她竟三次从平衡木上掉下来,伙伴们都为她哭了,而她自己却没有掉泪。1975年合众社把她评为该年度最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和队友都异常激烈,她却表现得很平静。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她巨大的成功使别人哭了,而她却没哭。她的这种沉着老练、镇静自如的大将风度是在无数次失败中磨练而成的。8岁时,经过两年刻苦训练的科马内奇第一次参加罗马尼亚全国少年体操比赛,成绩很不理想,她差一点哭出来,认为彻底失败了,几乎丧失了从事体操的信心。关键时刻,她的启蒙教师贝拉夫妇给了她有益的指教。“在你成为伟大的冠军以前,必须学会输得有风度。这是你将来成为冠军的唯一途径。”科马内奇从此记住了教练的话,并作为座右铭指导自己的一生。
科马内奇在国际体坛上是灿烂明星,在文化学习上也闪耀着智慧的光彩。长期的体操训练从没影响她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在体育学校学习期间,她各科成绩都很好,并且能讲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她兴趣广泛,踢足球和听音乐是她最喜爱的课余活动。
科马内奇是罗马尼亚人民的骄傲。她以自己不懈的努力为祖国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国家和人民给了她最高奖赏。罗马尼亚授予她英雄称号。科马内奇退出赛场后一直从事教练工作,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以后,她开始坐在了体操裁判席上。她虽然现在不在赛场上拼搏,但她创造的辉煌永远载入了史册。
1947年7月17日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
在75年前的今天,1947年7月17日 (农历五月廿九),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
1947年7月17日-9月13日,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村召开党的全国土地会议,刘少奇主持会议并作了报告和总结。会议总结了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发布以来土地改革的情况,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是在全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
《中国土地法大纲》共16条。其主要内容: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抽肥补瘦;在平分土地时应注意中农的意见,并允许中农保证有比一般贫农所得土地的平均水平略高的土地量;为保证土改的彻底进行和纯洁党的队伍,提高党的战斗力,会议还决定结合土改普遍整顿党的组织。在党内开展以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内容的整党运动。会议没有形成纲要性总结,“左”倾错误也进一步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