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届世界杯_世界杯揭幕战 - bjshiyanji.com

玩家诉游戏公司“虚假宣传”的常见类型及司法实践
2025-09-20 20:52:33

(一)宣传账号/装备RMB回收

在江宏某诉平潭指游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2021)闽01民终9547号]中,原告收到被告的小程序链接,该链接内容显示三个游戏人物图像下方分别显示其等级为150、160及158,账号回收5500RMB、9999RMB、8500RMB,该链接首页面下部显示“朋友!你的160级飞升极品号能回收给我吗?确认回收/留着”。原告注册游戏并充值后,发现被告公司并不回收账号,进而起诉欺诈。关于是否构成欺诈,一审法院认为,被告广告明确显示以RMB回收,实则不回购的行为构成欺诈,判决退还原告已付款项并三倍赔偿;二审法院认为被告的确存在宣传与实际不一致情形,且该等内容对原告充值有诱导,但原告的充值行为与该宣传并无直接、具体的关系,因此判决被告退还充值金额,但不支持原告三倍赔偿的主张。此外,游戏中表述“160级账号回收9999RMB”,可视为被告承诺,游戏公司应赔偿原告9999元。

本案中三倍赔偿的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重点在于欺诈行为的认定。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应当具备以下构成要件:一是欺诈方须有欺诈故意;二是欺诈方须有欺诈行为;三是被欺诈方须因欺诈行为而陷于错误认知,并基于错误认知作出意思表示;四是被欺诈方的意思表示违背其真实意思。上案中原告已经玩到346级,有长期地玩游戏、大量的充值和消费行为,被法院判定其充值行为与被告广告并无直接必然联系。

在朝华诉广州三七互娱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2020)粤01民终21280号]中,原告起诉被告宣传“积分回收,免费拿神装”与实际不符构成欺诈,要求退还已充值金额,法院认为游戏过程中可通过做任务、出让多余装备等多种途径获得积分,积分可在商城购买装备、道具等,故三七网络“积分回收,免费拿神装”并非虚假宣传。本文也认为,本案中被告的宣传语具有多种解释的口径,且结合游戏通常不允许回兑的共识,被告实际的情况和主张的解释口径较为契合。

(二)宣传“开局送××”“上线领××”

阚许某诉浙江争游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2021)浙0683民初2001号]中,原告起诉被告游戏宣传“开局就送10亿元宝+VIP18”、“上线就领200红包”“无条件提现”等,实际游戏过程中发现宣传内容均不存在,原告起诉欺诈要求三倍赔偿。法院审理认为,如原告是以挣钱为目的,则不适用消法保护。如从消费角度看,原告所述广告内容登录游戏后即可查验是否属实,且不会因此导致重大损失,本案中原告千余次登录,长时间玩游戏并充值,可见已经体验了游戏乐趣,充值行为并非被欺诈而做出的错误意思表示。在赵剑某诉三七互娱公司网络服务合同案[(2020)粤01民终20160号]中,原告起诉被告宣传“没有VIP,一切装备可掉落!”与实际不符构成欺诈,法院审理认为设置一定的VIP等级及相应的升级条件和特权,是网络游戏的常见做法。作为一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原告在登录案涉游戏进行充值消费之初就应当知道该游戏设有VIP等级、相应特权以及充值的最低数额等事实,但其不但没有及时提出异议,相反持续多次登录游戏,并进行充值、消费。

网络游戏不同于消费一般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大多是免费下载且可以玩游戏内主要内容,付费购买装备、皮肤等道具是为了更好的视觉或游戏体验,满足竞技性、胜负欲。如果宣传内容在登录后即可以验证,如登录即送××、上线领××等,该等内容无需消费就可以验证宣传的真实性,不存在用户基于欺诈而做出错误意思表示。当然如果是买断制游戏,即先买后玩,宣传内容与实际内容不符就另当别论。

此外,此类案件中还有一个难点是,较难证明广告是由被告发布的,很多案件中原告尽力举证整理了抖音平台关于游戏的推广视频、宣传截图、12315投诉平台反馈等,法院认为原告并未证明被告是投诉广告的广告主。互联网推广方式复杂多样,抖音短视频推广很多是广告代理下单、达人发短视频带下载链接,用户下载完后发现“欺诈”时经常都找不到自己从哪里下载的了。在我们从买量广告页面下载游戏时,iOS手机会拉起苹果应用商店下载,应用商店的开发者账号、下载后注册登录游戏页面显示的运营主体、用户协议中披露的主体、充值收款主体等,可以选择其作为被告。关于买量广告的发布主体,可以将平台一并起诉,在诉讼中由其举证披露,或者先行政投诉,将投诉中查明的主体一并起诉。

(三)未公布概率或公布内容“虚假”

鲍道某诉广州掌跃公司等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2022)粤01民终3938号]中,鲍道某主张案涉游戏未公布“不动二”道具的抽取概率,构成欺诈要求撤销合同。法院查明被告的确未在官网公布概率且未作出合理解释,但根据原告与案涉游戏客服的聊天记录“藏品不动二淬炼概率太低”“后经反应,概率明显提高”“之后我又花了6万多元宝,总算淬炼到不动二技能”等内容,可知鲍道某对“不动二”道具淬炼概率不明的情况是明知的,并未受到误导,且事实上已经获取了道具,因此不存在被告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从而导致鲍道某陷入错误认识的欺诈行为。

范正某诉广州库洛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2020)粤0192民初4087号]中,双方对'S级构造体’为1.90%是否包含保底概率在内综合计算理解产生争议。原告认为不应该包含保底概率,而被告认为包含,原告遂起诉欺诈。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游戏内公告包含“详情栏目”和“基础规则”,二者应共同构成抽奖规则,结合原告抽奖情况、被告公告内容等判断,被告一直按照包含保底掉落概率在内的综合掉落概率运营,不构成欺诈。